博三上学期总结

五年直博已经过去一半了...而这是忙于琐事无甚进展的一个学期...

科研

linux

组里新招了个博士做DFT计算,然而大机器上没有DFT程序,所以就vasp, octopus一路装过来;外加自己又找了个开源量子化学软件OpenMolcas弄上。这回总算是对linux下的各种安装配置、集群管理以及文本处理有了一定认识。

Floquet-复旋转理论

放弃做激发态的Floquet计算,毕竟基态就已经可以做不少东西了。除了检验之前原子以及固定核分子的结果,还做了一个BO模型处理核的运动,确认了之前一篇PRL文章的1+1维模型所预言的现象不可能发生。文章写起来倒是很快,只是中间磨磨蹭蹭来回修了好几遍,十二月初投出去,审稿意见刚回来。主要意见就是写得重点不够突出,要求改结构。寒假里慢慢修吧。

分子解离能量分配

这边的审稿意见已经准备好了,然而运全那边又找过来要求这边压着,理由是如果我这篇发过来了,那他们那篇实验就完全没有发PRL的机会了。然而实验文章在PRL编辑部呆了近一个学期后回来的依旧是缺乏创新性的意见,那么这两篇都往PRA上走呗。
差不多算是摸清楚了OpenMolcas使用的套路,这玩意的一个缺陷是支持的对称性只有xyz三个面的反演,对于一个\(C_{\infty v}\)的线性分子就会冒出一堆能级交错混杂。另外跃迁偶极矩的收敛性也不是很好。下学期的时候再把能级仔细对一对,应该就可以开始算复杂分子的电离解离联合能量谱了。

双色场延迟实验

这玩意现在是越搞越懵,之前的共振图像被证否了,唯一明确的结论是弱400nm光在这里面很快就会出现非线性。我也是懒得去仔细琢磨了,把数据交给韩猛去慢慢分析吧。

会议

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年会 - 郑州

在郑州是见识到了新鲜的点菜方式...食材全部都摆在大厅,然后边上有相应的菜牌,自己看着食材拿牌子点菜...会议本身倒是没留下什么印象

武汉大学格致论坛

名为物理实为材料,这些老师已经在光明正大的传播炒菜理念了。

PFUNT2019 - 合肥

第三次到科大;原子分子会场基本被量信包场;混了个三等奖小米手环,刚好和前面换的小米机配对

短期访问 - 预备

见 出访德国 - 行前准备

出行

在北大里呆了这么久第一次去赛克勒,新疆考古特展。
再一次看we lost the see的live

阅读

香港簡史——從殖民地至特別行政區 - John M. Carroll

从一开始其历史就完全是由各方外部因素所决定,而很难说有什么自我意识,更别提自身做出了什么有意义的影响;那么自七十年代末起在外部因素的变化下,突然试图塑造自我意识,甚至把控自身前进的方向,自然很难得到什么好的结果。

其他

Quantum 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 - 翻译

这么久了汉化组总算接正经活了...这回是科学出版社找上来签了合同,20年7月截稿,21年应该就能出版了。
另外之前Schultz的GR差不多算是鸽了吧

计算物理 - 教材编写

前后两拨编辑找过来之后,老板还是动心想写教材了...不用多想,干活的肯定是我;现在先草拟了个大纲,预计的工作量还是很可怕的。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