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四上学期总结

生活愈来愈收敛于科研一处,在日显无趣的同时科研本身也无甚长进。

科研

氢分子非偶极单/双电离

上学期折腾好的分子双电子程序在这学期正好迎上了刚在 Science 上出来的实验,重复计算加上与实验组的后续沟通,发现他们自作聪明导致最终结果提取的精度低了不少;然而更高精度的实验结果却表现出和理论预期的显著偏离,于是就来到了喜闻乐见的理论组不相信理论、实验组不相信实验的环节;不论如何,既然找不出到底哪里有问题,作为一个 puzzle 也就投出去呗。

隧穿电离中光子动量分配

靠着端详非偶极强场近似公式,悟出隧穿电离中转移给核的动量并不是来自于库伦相互作用,而是隧穿的选择耗散,还自己设想了可能的物理后果;然而 TDSE 的提取结果却更倾向于前者,让人一脸懵逼。

圆偏光下分子电离解离

韩猛赶在去德国前拿着一堆吴健事实上已经做过一遍的实验数据找上门来,我便用之前的Mixed SFA程序拓展到二维算了一通,重复性还算不错,便开始思考半经典模型的理解。这一考虑就发现问题:之前两个组发NC和PRL用过的经典模型都有毛病,但修正了毛病之后结果反而不对头了;这里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

会议

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

林岛会议的国内山寨版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今年暑假找到我们这帮人来学习经验,顺带邀请我们参加。又受疫情影响,邀请的境外大佬都是 zoom 参加,从而这个会基本办成了线上讲座集。只不过顺带体验了一把上海的奢靡生活。

著书/翻译

计算物理

半年时间完成了一章的内容。按照这个进度,那真的是博士毕业了还不见得能写完。

超理汉化

QFT in Nutshell 交给编辑之后半年不见动静,大家重新开始填咕了四年的 GR 坑,不过工作热情早已远不如当初,不知何时才能填完。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